万有引力三大定律制定者艾萨克牛顿;

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制定者约翰内斯开普勒;

科学相对论提出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;

量子力学开拓者马克斯普朗克;

现代航天技术奠基人韦纳冯布劳恩;

生物细胞学说提出者罗伯特胡克;

电子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;

未来之城设计者约克爱莫斯。”

阿云介绍说。

“都是科学的巨人啊。”

余生听着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感觉自己被点燃了一样,不由自主的变得有些热血澎湃。

“是的,1676年02月05日,牛顿在回复胡克的一封信中写道: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,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。

人类的科学发展是一代一代人不断累积的结果。”

阿云说。

……

“其他人我们课本上都学到过,但是这个未来之城的设计者约克爱莫斯是怎样一个人呢?”

余生问到。

于是,阿云用它那机械的声音,为余生讲述了一段外界闻所未闻的科学历史:

“约克爱莫斯生于1909年德国柏林,年轻时候的他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界群星璀璨的黄金时代:在1933年,阿道夫希特勒还没有成为俄国国家总理之前,经历了大学改革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雄踞在世界科学的巅峰。”

“德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创立导师制度的国家,第一次开始打开科学技术的壁垒,以师传徒受的方式展现在德国科学圈。

欧姆、高斯、李比希、爱因斯坦、波尔、霍夫曼等赫赫有名的科学家都是那个时期德国教育下培育出来的,相对论、量子力学、细胞学说等重大科学理论和学说在这一时期开始发扬光大。”

“整个世界都将因德国科技而改变的时候,遗憾的是人类的野心被唤醒,1941年6月22日,德国元首希特勒撕毁《德苏互不侵犯条约》利用德国科技的优越性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,并开始了屠杀犹太人的行动。”

“作为犹太人的爱因斯坦被迫飘扬过海去了美国,同样作为犹太人的爱莫斯躲避到中东伊拉克,继续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。

1945年5月,随着正义联盟军队攻占柏林,德国投降,原来德国科学家或死于战乱,或到了其他国家,德国科技的黄金时代不复存在。”

“伟大的爱莫斯没有被战争的仇恨冲昏头脑,他分析到:如果抛开政治企图和人性邪恶层面,如果人类不是为了权利,不是为了金钱,不是为了侵略,不是为了复仇,如果人类能够打开科学技术芥蒂,实现世界科学技术共享,就像刚开始德国学校里那样:我们为了探索浩如烟海的物质而发展科学,为探索多姿多彩的生命而发展科学,为探索神秘浩瀚的宇宙而发展科学,为创建人类先进文明而发展科学,我们的科学必定是无比正义而伟大的。”

“爱莫斯很想建立一个那样的科技共享的大同世界,也多次表达过自己意愿,但并没有人回应他。

直到1946年,爱莫斯收到了一封来自于美国的来信,来信人是前德国发明v2火箭的科学家韦纳冯布劳恩。”

“布劳恩在信中写到:当我看到v2火箭爆炸后,那些楼宇的废墟,看着那些焦黑的尸骨,我真的想以死谢罪,但我知道,自己从事科学的初衷绝不是为了战争,我最好的谢罪方式是发明一些对人类有意义的东西来冲淡我的罪恶。

我个人对爱莫斯建立科技共享世界的想法表示了高度认同,但很遗憾,科学研究需要经济和物质的支撑,我不能够再抛下现有的资源去和阁下创立科技共享世界。

请恕我直言,在我个人看来,在这样一个世界背景下,您的理想真的是很难实现……”

“我现在正在美国研究航天技术,他们承诺让我接管“阿波罗”

工程,我想那时候我要用火箭将人送到月球上去。

如果可以,我希望未来会有像阁下这样的人,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可以科学共享的世界。”

“爱莫斯博士受到了启发,如果人在月球上长时间生存,就必须建立一个生态城,甚至以后到火星上,木星上,生态城建设是未来星际探索不可获缺的部分,而沙漠不正像那些没有生命的荒芜星球吗?”

“如果我们现在不能够将生态城建设到月球上去,在沙漠里建造一个生态城,打造一个科学共享的伊甸园不也是很美好的事情吗?”

“1946年开始,爱莫斯开始规划生态城的建设,并开始秘密发展‘科技联盟’。”

“科技联盟的前提是:抛开国界限制,抛开个人得失,为了人类科学发展不惜一切,共同建立生态城,打造科技伊甸园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