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河开通之后,船舶可由中国南海经泰国湾,再穿过运河,进入安达曼海,直出印度洋,不必走马六甲海峡,航程至少缩短1100公里,可节省2-5天航行时间,大型油轮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18万英镑左右的费用。

作为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条狭长水道,马六甲海峡现在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,每年有约8万余艘船只通过。

目前,马六甲海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。

一是海盗活动猖獗,严重威胁着过往商船的安全。

印尼附近的海域由于巡逻警力不足,更是危险重重。

二是航道拥挤,交通秩序混乱。

亚洲和西方一些国家的反恐官员现在担心,恐怖分子可能会试图模仿海盗的作案手法,对海上国际交通线发动袭击。

过分依赖这条“咽喉水道”

的问题,已引起相关国家的关注。

由于马六甲海峡长约1100公里,船舶绕行距离较长,加上安全等方面的考虑,寻找各种替代性的运输方式及运输通道成为许多国家的关注点。

如果中国参加克拉运河开发,它将以参股的形式参与运河的建设与管理,这无疑将加强中国与东南亚、中东、非洲、欧洲的经贸联系,最重要的是运输线路的多元化加强了中国能源运输的安全机制。

运河的建设还将减少美国控制马六甲海峡造成对中国扼制的危险,减少东盟部分国家与中国关系微妙及其变化对中国产生的压力。

日本、韩国能源运输安全也同样得到保障,在国际贸易方面也将取得更大收益,同时运河建设还保证了日本一直谋求的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。

对于新加坡,运河建设将减少其收入,降低其国际地位。

而对于泰国,建设期间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,促进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,运河建成后将大大增加泰国的经济收入,运河的建设还提升了泰国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。

当然由于运河建成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平衡,因此,运河建设也将成为一个较为敏感的国际问题,吸引世界关注的目光。

因此,从战略的角度来讲,这条运河的开凿对于中国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,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。

所以这条运河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“钻石十年”

就在中国领导、东盟各国合力的前提下完成了。

而且运河最终开凿的深度也达到了40米,而不是最初设计的25米。

当然这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。

四十米的水深,足以保证潜水艇能够在悄无声息地情况下通过这条运河进入泰国湾,从此进入更加广阔的水域,而无需进入美国及其盟国严密控制的马六甲海峡。

事实上,这条运河建成之后也一直是出于中国公司的经营之下。

当然,说是进行经营管理,实际上就是进行军事控制。

不过这么长的运河,总归还是会有疏忽的地方。

“兄弟!

等不了了,到装备库领取装备,准备出发。”

王朝阳说道。

“还领什么装备?我们已经全副武装。”

戈圣洁说道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