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预见。

当酒楼里开始出现金玉米之后,武仲廉的酒楼肯定会成为本府最知名、最受追捧的酒楼。

这种无形资本将会带来怎样的利润,简直无法估计。

而连蔓儿也需要通过武仲廉的酒楼销售渠道,来推广玉米,这将让玉米种子的身价倍增。

“咱菜园子这的玉米要看,那咱地里的那些玉米那,我看地里那些玉米也都开始结穗了。”

张氏说道。

“看,都得看。”

连守信就道。

“爹。

咱自己看不过来,得雇看青的吧。”

五郎就道。

“对,我明天就找人。”

连守信就道。

“姐。

咱园子里的玉米卖完了,还接着卖地里的不?”

小七就问“还是把地里的玉米咱都留着做种?”

“等把园子里的卖完了,地里的,捡先熟的,再卖上一二百两银子,剩下的,就都留作种子。”

连蔓儿道。

地里的玉米比园子里的玉米种的晚,结穗和成熟当然也就晚了一些。

连蔓儿心里核算着时间,地里的嫩玉米应该也能卖上几天。

但也就是几天,之后就不能卖了。

一来,还是物以稀为贵,即便有的卖,也不能卖的太多。

二来,地里的玉米多。

到了夏末初秋的时候,玉米成熟的极快,也就几天的工夫,嫩玉米就会长老,煮着吃就不好吃了。

而且……

“这还得看沈家那边咋给咱回信。”

连蔓儿想了想,就说道。

如果沈家不管,那她们就可以自己做主,如果沈家管,那她们就得依从着沈家的意见。

沈家应该不会放着这件事不管,这一点,连蔓儿很肯定,她不肯定的是,沈家会怎么管。

不管怎样,作为“第一个吃玉米的人”

她该得的好处,沈家是不会少了她的。

转天,不仅自家的菜园子里,就是田地里,连守信也搭了窝棚,雇了看青的人。

这个时节、高粱、糜子的青杆也都长起来了,正在开始结穗,庄户人家也都开始下地看青,所以连守信的举动,在众人眼中并不显得突兀。

从沈家得的种子,种出来的玉米在酒楼里卖了大价钱,这也是大家很容易接受的事情。

周氏带着连秀儿、古氏和连朵儿从县城回来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