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我们前面就是河,大片的河滩地,开春的时候,就想着放着那么大片的河滩地,干啥浪费了,挖塘种藕,要是种好了,又是一件好事。”

连蔓儿就道。

沈六的目光就又落到了连蔓儿的身上。

这还真是一个敢想敢做,眼界格外开阔的小姑娘。

若不是这样的性情,换做别人,那地瓜和玉米的事也就不会是这样的了。

连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,发展到现在的规模,应该是跟这小姑娘这样的眼界和性情密切相关。

沈六的目光最后凝注在连蔓儿的脸上。

最初,真的没想到会走这么远。

那么以后,会走的更远吗?

“六爷家当然不缺这些,不过,只要六爷那需要,我们这荷塘里的出产,还是第一个送到六爷家里。”

连蔓儿见沈六微微的出神,就笑着道。

藕、帘子、鸡头米这些,辽东出产极少,但是也有南方贩卖过来的。

有钱的人想吃,也能买到。

但是要吃新鲜的,却是不能。

荷塘的产出,鲜莲蓬、干莲子、鲜藕、鲜菱角、鸡头米这些,在辽东府这边根本就不愁销路。

不过,既然沈六和沈九来了,那当然是要先知会一声,沈家始终排在连家供货名单的第一位,这是很显然的。

哪怕府城与三十里营子的距离远一些,到时候送货要麻烦一点,也不能改变这一点。

“好。”

沈六回过神来,点了点头道。

“还得多谢六爷送来的海棠树。”

连蔓儿又向沈六道谢,刚才小胖说了,海棠是沈六挑选的。

“你们乔迁新居,我在军营,不方便来。

那几棵海棠,算是我补送的礼。”

沈六就道。

“多谢六爷记挂着。”

连守信父子几个就都忙站起来。

“都坐下,说了,在我跟前,你们不必如此拘谨。

繁文缛节,一概全免。”

沈六就道。

几个人就又都坐下了。

连蔓儿嘴角含笑,沈六这次到她家来,明显比以前随和了许多,连话也比以前多了。

不只是他,连守信、五郎和小七也应该感觉到了。

“树已经种下了吗?”

沈六就问。

“已经种好了。”

连蔓儿道。

“是我帮着种的,就在后面院子里。”

沈小胖就道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