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是本分,但做好了,可以为连蔓儿一家减轻许多的烦恼。

所以现在才要笼络住罗小燕。

“听说,二郎他娘上你们家去了?”

张氏就问罗小燕道。

“嗯哪。”

罗小燕点头道。

罗家村跟三十里营子离着十几里地,但是这样的距离对于庄户人家的一双脚来说,是不算什么的。

一天就是走上几个来回,都轻松的很。

老宅里,连老爷子和周氏对儿孙们的约束依旧严格,但是他们说话却远没有过去那么管用。

连守仁一股人原本在城镇生活,如今回到村里,都极少出院门。

可连守义那一股人就完全不一样。

连守义和何氏都是爱到处串门子的人,以前怕连老爷子和周氏,还要偷摸溜出去,如今却是渐渐地放开了。

他们甚至不再拘于三十里营子别的村也去。

自打知道罗小燕给连枝儿添妆上了重礼,何氏先后就往罗小燕家去了两趟。

连吃带喝,还管罗小燕要东西。

这些,都是张氏听别人说起的,罗小燕并没有再她跟前提起过。

“有啥委屈,你就跟四婶说说。

家里人都啥样四婶心里都清楚。”

张氏轻轻叹了口气,对罗小燕道。

“四婶,俺是个实在人,有啥说啥。

委屈啥的,俺......咱这十里八村,谁都知道谁咋样,俺跟二郎成亲的时候,俺就知道公公婆婆的脾气和秉性。

俺不说啥委屈不委屈的,俺跟二郎成亲,俺就认了。”

罗小燕脸上的表情平平板板,语气也没有什么起伏。

连蔓儿在旁边目光微转,如果罗小燕说的是心里话,那么她就又要重新看待罗小燕了。

不矫情,平实地承担自己的选择所产生的后果而不去抱怨,对于一个女人来说,是相当优秀的品质。

这样的罗小燕是招连蔓儿待见的,而且,这样的罗小燕也将会是承担那些事的合适人选。

“你这孩子实在,四婶也跟你说几句实在话。

你婆婆那个人,就是那个脾气。

你们做儿子媳妇的,该尽的孝道要尽,可也不用啥都顺着她。

那样就没头儿了。”

张氏就道“有的事,你不方便跟别人说,跟四婶说说没啥。

也别都憋在心里。”

张氏这是极贴心的话,一般人在张氏这个位置都不会这样说。

罗小燕与张氏接触了几次,对张氏的已经有所了解。

她一开始就存了要求人办事的心思,难免处处小心、心中惴惴。

张氏却待她极好,这让罗小燕对张氏生了亲近之心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