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利可图便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,许敬宗、崔义玄、袁公瑜等大臣纷纷向李治连投递了请求立武昭仪为后的表章。
李治看到有不少人支持,废立之意再次萌生。
功臣元老中的李勣又了一句“此陛下家事,何必问外人”
,彻底打动了李治的心,使李治和武则天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转过来了,同年十月十三日,李治终于颁下诏书:以“阴谋下毒”
的罪名,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,并加囚禁;她们的父母、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,流放岭南。
七天以后,李治再次下诏,将武则天立为皇后;与此同时,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都督。
显庆四年四月,武则天与唐高宗达成共识:将长孙无忌、于志宁、韩瑗、来济等人削职免官,贬出京师。
至此,李治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。
“废王立武”
事件沉重打击了关陇贵族,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被改变,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。
显庆五年十月,李治风疾发作,头晕目眩,不能处理国家大事,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。
然而也让武则天和李治出现了裂痕,也导致了武则天差一被废。
龙朔元年正月,武则天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(古代指演滑稽戏的艺人),李治采纳并下诏。
四月,李治欲亲率大军进攻高丽,武则天抗表进谏以为不可,被采纳。
麟德元年,李治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。
墨迹未干时,武则天及时发现,软硬兼施,废掉皇后的事只好以失败告终。
于是,武则天向李治建议让她一起上朝,临朝听政。
合称二圣,使她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了。
但武则天还不满足,她要与李治封禅泰山。
由于唐高宗年间国力昌盛,武则天积极窜掇李治封禅泰山。
祭祀昊天上帝时先皇配享,祭祀皇地祇时太后配享。
封禅的时候先由皇帝初献,公卿当亚献。
但封禅毕竟没有皇后的事,于是她又,封禅为祭地之仪,由太后配享,彰显后土之德。
让公卿当亚献非常不妥,因为男女有别。
不能让外臣来祭祀。
所以要让她自己充当亚献,好孝敬孝敬自己的婆婆,李治果然答应。
后来在麟德三年正月初一这天,她与李治一块封禅泰山,充当亚献,而且还给百官赐爵加阶,使百官对她感恩戴德。
乾封二年,李治因久病不愈,命太子李弘监国。
上元元年八月,李治称天皇,武则天称天后,名为避先帝、先后之称,实欲自尊。
十二月武则天上表建议十二事:
一,劝农桑,薄赋徭。
二,给复三辅地(免除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之徭役)。
三,息兵,以道德化天下。
四,南、北中尚(政府手工工场)禁浮巧。
五,省功费力役。
六,广言路。
七,杜谗口。
八,王公以降(下)皆习《老子》。
九,父在为母服齐衰(丧服)三年(过去是一年)。
十,上元《年号)前勋官已给告身(委任状)者,无追核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