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显示风骨,也要找场合呀!
此时皇上不在宫中召见,不在朝堂召见。
而在一个酒楼中召见,明显是有重要的事情,有隐秘的事情。
此时,应当是抓重要事情,应该抓一些关键。
而不是在一些琐碎事情上,磨嘴吧.。
可是李纲…………
此时,秦桧无话可说!
自作孽不可活!
李纲听着耳中,也觉得过了,只是骨子中的执拗,又加上立下大功,让他有些飘飘然,自然是说出一些不地道的话。
说出来后,也觉得后悔了,至少这位皇上还是可以的。
没有宋徽宗的奢侈荒唐,没有宋钦宗的茫然软弱,这位皇帝做事坚定,一切处理的有条不紊,大宋的局势总算是稳定了下来。
细细思考,还真的找不出这位皇帝太多的毛病,只是说了已经说了,后悔也不行。
至于认错,更是不可能!
魏征岂会有错误?他李纲岂会有错误!
李纲依旧硬着脖子道:“陛下,慎之!
为人君者,当为圣人,日省我身,孜孜不倦,不可懈怠…………”
赵朴冷笑着,再度失望了,难怪,为皇为帝者,都喜欢奸臣,而不喜欢所谓的忠臣。
难道是皇上不识好歹,不辨忠奸吧!
不错了。
宠幸奸臣,至少不会死了,杨国忠、蔡京再坏,也不会害死皇帝;可是忠臣则不一样,为了清名,为了风骨,愿意把皇上活活气死!
文人是贪婪的,不断的吞噬着皇帝的权力。
文人总是喜欢站在大义的立场,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判别人,只要与自身意见不符合,就是奸邪,就是违逆。
文人是没有错误的,有错误的是君王,是那些奸臣。
文人不会当皇帝,不会篡逆,因为他们要当忠臣,但是他们会不断的剥夺皇帝的权力。
首先是,在舆论上控制,施压;接着是用道德、礼仪,囚困皇帝;接着是思想上控制,把皇帝彻底控制,成为他们的“圣君”
,或是行尸走肉!
到了哪一个,皇上已经不是皇上了,权力无限压缩,想要改变什么,什么也做不到。
就好似明末的崇祯皇帝,他也想要改革,想要奋发图强,只是手中的权力极度被压缩,想要改变根本无一丝可能!
在汉唐时代,国家的大害是世族豪强;而宋明,国家的大害则是士大夫。
看着李纲知错,而不改错,赵朴心中越发坚定了改造士大夫阶层的决心。
………………
似乎有些气闷,赵朴没有理会李纲,只是闷着头喝着茶水。
性格决定命运,只要李纲的性格如此,那么君王永远会疏离他,可能因为一些原因,暂时回到朝廷,但是不久之后,就会再度离开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