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形状。
《大明孝陵神宫圣德碑》记载,朱元璋“审天象,作地志”
,此即是采用了象天法地,以“天帝”
所居之“北斗”
位居中央,周围按二十八宿构成的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四象环绕的神秘布局手法。
古人认为北斗七星是“天帝”
居住的地方,皇帝是天子,“升天”
也就意味着到了“斗星老母”
处居住。
这种追求“魂归北斗”
的“北斗七星”
陵区布局,影响到了后代王帝陵的择址和建设。
北京城的规制是仿南京城的,北京十三陵的构建规制同样源自南京,源自孝陵。
十三陵中的第一座、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寝长陵的规制,完全按照孝陵的标准构造的。
其后的献陵、景陵、裕陵、茂陵、泰陵、康陵、永陵、昭陵、定陵、庆陵、德陵、思陵的营造,虽有大小之别,但规制相同。
整个陵园以长陵为主体,向东南、西北和西南展开,周围约40公里,形成了明朝风格的陵园。
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认为,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
。
皇帝是天子,“天人合一”
,得讲究人与自然的统一,因此帝王是不能随便葬的,生前“万岁”
,死后得有“万年吉壤”
。
“风水说”
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的“环境观”
,帝王陵择址看似迷信,其实一点也不神秘,是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统一时的结果”
东北冬爷爷说了这么长长的一段话,他都惊讶于自己记得如此清楚,要知道这些是闳藏法经常拿来做典范的例子,几乎每次讲到风水都会这样唠叨几遍,弄的东北冬爷爷都快要倒背如流了。
“可是决斗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好风水的地方呢?他们不是都要致对方于死地吗?”
东北冬还是觉得有些奇怪。
“是啊,当初我也觉得很奇怪,但是听了闳藏法的解释后我就不觉得奇怪了。
因为我们走到西独李他们要决斗的地方的时候,闳藏法看着远处的山和山下的水,突然哈哈大笑着说:“真想不到,你们竟然找了一个这么狠的地方!”
西独李看着闳藏法有些担心的说:“闳藏法,你这下明白了吧。
我们这次必须要赢。
绝对不能输,你明白的,对吧!”
闳藏法还是有些担忧的,虽然西独李介绍过对方的情况,但是他还是不太了解,尽管这样,他还是自信的说:“放心吧,我是专业的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