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卫立刻有人上前,生擒了他。
宣和帝身边,卫褒跨前一步,朗声而道:“首逆赵王已伏诛,余者降之不究。”
立刻有人跟着他喊道:首逆赵王已伏诛,余者降之不究。”
声音一声声传出去,京卫士兵也跟着大喊。
禁军中,开始有人扔了兵器伏地请罪,随即越来越多的人放下了兵器。
一场大乱眼看就要消弭。
卫襄带着射杀赵王、射伤安国公世子的青年走到宣和帝面前,扑通下跪道:“父皇,儿臣不孝,需立刻赶回兴庆宫。”
刚才他和赵王的对话宣和帝自然也听到了,闻言道:“十一不需如此,速速前去。”
儿子对那姑娘千方百计,好不容易娶回了家,却偏偏在新婚夜遇到这种事,倒是他愧对这一对小儿女了。
只希望小十一现在赶过去还来得及。
卫襄又指着跟着跪在他身后的青年道:“儿子会留下一半人马,由余小将军指挥,协助郭大人平叛。”
青年伏地行大礼道:“臣禁军校尉余伏波参见陛下。”
宣和帝动容:“你就是前禁军副都统于先勇长子?”
余伏波恭声应道:“是。”
“好,好,”
宣和帝显然十分高兴,“虎父无犬子,今朕得一神箭手也。”
*
兴庆宫一边,形势越发危急。
越来越多的禁军士兵冲到墙根下,距离太近,连珠驽完全失去了效用。
周耀等人都扔了弩,拔出佩刀,砍得手都软了。
对手却非但不少,反而越来越多。
双瑜见形势不妙,咬了咬牙,对江苒道:“王妃,请跟我来。”
殿下早已做好最坏打算,有所安排,此时岌岌可危,正是迫得要行那最后之计时。
外面动静忽变,隐隐听到有人在大喊:“赵王已伏诛,只究首恶,余者不追。”
一声一声,不绝于耳。
周耀等人在墙头,就见禁军后队忽然沸腾起来,随即大乱。
谢二公子变了脸色,大声道:“他们在胡说八道,休要相信。”
话音未落,他已看见一队人马如尖刀插入,随即禁军队伍如水波劈开,向两边翻涌而去。
来者速度极快,势不可挡,只片刻竟冲破了围住他身周的重重保护,冲到他面前,马蹄高高扬起,就要踏下。
如大石压顶,谢二大惊失色,慌忙闪避,马上人已纵马与他擦身而过。
谢二刚松一口气,来者身后人却伸臂一捞,如鹰捕雏鸡,轻轻巧巧地将谢二擒上马背,横刀在颈,笑嘻嘻地道:“谢公子,叫他们都住手吧。”
谢二公子面如土色,忙叫道:“住手,都给我住手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