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劲地开动起脑筋,李成秀命令自己无论如何今天也要自己作出一首诗来。
但是很遗憾,老天并不想遂李成秀的心愿,她想来想去,最终念出来的还是: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
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
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
高先生,曾夫子,将进酒,杯莫停。
与君歌一曲,请君侧耳为我听。
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
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
众君莫说太奢靡,径须沽取对君酌。
五花马,千金裘,亦可将出换美酒,与君同欢万古福!”
抑扬顿挫,一气呵成,李成秀深深地为诗中之意感动了,亦是对自己的机智表示佩服。
稍加改动,便将整个诗的感觉都改变了,原文中的失意和颓废不见了,满篇的都是洒脱和豪迈,还有热情。
她今天终于摆脱“盗用”
二字了,虽然只是进步了一小步,还在“抄袭”
的层面,但终其意义大不同。
——算是划时代了。
李成秀很高兴,罗老夫子更是高兴,李成秀果然又出了佳作,无疑是让他又露了脸。
而来的客人们也是很高兴的,出门做客就怕遇到个吝啬小气的主人家,李成秀都代表罗老夫子说了“众君莫说太奢靡,径须沽取对君酌。
五花马,千金裘,亦可将出换美酒,与君同欢万古福!”
如此大方的主家,客人们哪里还有不欢喜的?
宾主尽欢!
或许是那篇《将进酒》实在太热情了,客人们盛情难却,只好多玩一阵。
也有可能是罗师母做的蟹粉狮子头太好吃,为了多吃几口,所以客人们一直赖着不走,直到城楼上宵禁的钟声响起,才意犹未尽地各自散去。
因为太晚了,来参加宴会的学子们被允许归家暂住一晚,明日清晨返回“养松斋”
。
但李成秀还回不成家,她还有一趟场子得赶。
——临分手前,柳扬跟李成秀说“养松斋”
的规矩大,李成秀出来一趟不容易,便将结拜的时间安排在了今天。
李成秀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,别的人他们已经打过招呼了。
急匆匆的赶回家,李成秀碰见一些油光粉面的男人三三两的人围在自家门口,敲开门问了门房的长生叔:“这些是干什么的呢?”
长生叔说:“谁知道呢,说是来求婚的。”
“求婚?向谁?”
李成秀问。
“说是咱们的小姐。”
长生叔说着就瞥了李成秀一眼。
李成秀立即表明清白:“我可没有在外头招惹人!”
正说着,就听得有人在身后道:“请问这位公子,你就是九娘的兄弟吗?”
李成秀回过身来,台阶下有一位青衣华服的公子,公子五观长得不错,只是描眉画眼的看着实在不舒服,尤其是他头顶插的那一簇大红花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