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人云:杀无罪非仁也,多行不义必自毙,请王爷三思。

草民闻之,安民之要,不在扬威,而在于抚慰。

孟子云:“天下之人牧,未有不嗜杀人者,如有不言杀人者,则天下之民皆引胫而望矣。”

书不尽言。

草民施润章昧死以闻

放学之后,施润章来到蒲家告诉蒲盘,要进京参加会试,蒲盘闻言大喜道:“早晨那两位差官一来,我就知道先生出头之日到了,所以,一早我就告诉周先生,今日去县城,务必买些酒菜回来,一则为先生壮行,二则过中秋佳节,这时该来了,我们且喝茶说说话等他。”

话音刚落,忽听狗叫,周信之牵着牲口进了门。

蒲、施二人急忙起身相迎:“信之兄弟回来了。”

周信之笑道:“二位等急了吧!”

他熟练的解开牲口背上驮篓的封绳,一边往下卸东西,一边诉苦:“因为过节,肴菜店里顾客排起了长队,好不容易挨上号,买上就往回赶,跑了一身臭汗,这时才到家,不过还好,该要得都买齐了。”

柏龄兄弟急忙上前架下驮篓,把周叔买来的东西拿到厨房里,动手帮母亲做饭。

不多时,那轮明月升上东天,银光照如白昼,有道是:‘月到中秋分外明’,然而团园之夜,饮送别之酒,似乎很不协调!

难怪施先生坐在石桌旁一语不发。

泪光呆滞地望着那轮明月想心事。

小松龄更失去活泼爱动的天性,既不去教小淑卿读书习字,也不给大人斟茶满酒。

周信之首先报告新闻:“高府不知庆贺什么喜事,张灯结彩,门前车水马龙,非常热闹,据说家中后花园里还唱大戏哩。”

蒲盘说:“定是朝廷启用前明旧吏,高念东要重新出山了!

不光他,今日一早,摄政王多尔滚也派人来给施先生下诏书啦。”

“真的?”

周信之大喜,拍拍施润章的肩膀开玩笑:“施老弟这回做了高官,别忘了咱们穷兄弟!”

施润章对周信之的玩笑话毫无反应,他不是没听见,而是在全神贯注地想心事:觐京接受封爵,一步登天!

对一个沦为平民的举子来说,是做梦也想不到的殊荣!

他觉得这荣誉来得太容易,太突然!

‘塞翁得马,焉知非祸’?他不是不想做官,而是觉得踏着多尔滚搭设的云梯,一步登天太危险!

不但登高必跌重。

而且容易招人嫉妒。

在他看来,功名是一生奋斗的回报,实实在在的东西,只可直中取,不可曲中求!

他应诏进京的目的,不是接授封官而是辞官,然后参加会试,通过实力拼博,换取应该得到的功名。

他的另一桩心事,是舍不得离开亲手创办的书馆,更舍不得离开结下深厚情谊的蒲盘一家人。

特别是蒲松龄是个难得的人才,没亲手把这棵生机盎然的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,是一生最遗憾的事!

面临失去良师,小松龄在无声抽泣!

他伤心归伤心,却不放任何挽留老师的机会。

见施润章仰脸凝视着那轮满月出神,知道恩师舍不得丢下他们,于是,趁恩师举棋未定的时机,发动攻势,劝恩师留下来:“老师!

您不是曾发誓不与满清贵族合作吗?为什么要应诏进京呢?

不知施润章作何答复?请读下回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~_~~_~ 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