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人一齐忙,不一会儿,文秀将用鲜凉水浸着一盆面条,调和好的麻汁水儿、椿芽咸菜末儿,刚从架上摘得黄瓜丝儿统统端来放在石板桌上。

将蒜泥用醋调和,做凉面的配料齐全了。

于是,一家三口人开始吃入夏来第一顿凉面。

文秀盛上一碗,调和好了,放在老人面前。

老人真是饿极了,狼吞虎咽地吃起来!

文秀急忙把筷子按住,告诉她:“人饿极了,更得慢慢吃。

一来吃急了容易呛着;二来囫囵吞下肚里会导致消化不良”

于是,不让老人动手,自己用筷子夹起面条往老人嘴里喂,吃了大半碗,就不再让她吃了。

告诉她:人越是饿极了,越不能多吃,面条是‘死面’,不好消化,吃多了容易伤胃。

老人虽没吃饱,可觉得文秀说的在理,也就不再强吃。

不一会便打起瞌睡来。

蒲松龄催文秀扶老人进屋休息,文秀却白他一眼道:“刚吃完饭睡觉,容易压住食生病的。

亏你还自称是‘半拉郎中’,这点常识都不知道。”

一行说着,伸出食指在老人的手背上轻轻一戳:“虫子!”

老人一惊,睡意烟消云散,慌忙满身上找:“虫子在哪里?”

“没有虫子,我是怕你刚吃完饭睡觉压住食,给您老混盹呢!”

“那就干点什么混混,你这里有啥活儿?”

文秀说:“明日匠人来‘牵布’,咱娘儿俩络‘约子’吧。”

老人说:“好,你快往外拿线穗儿。”

两个人络了一会儿“约子”

,文秀觉得老人吃的东西消化的差不多了,于是去床边放下蚊帐,服侍老人睡下。

同时觉得丈夫在学堂睡惯了午觉,也应该休息一下,于是在天井里葡萄架下铺上箔席,点上蚊香驱赶蚊蝇,让蒲松龄安安静静睡午觉。

蒲松龄被妻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的不知说啥好,问文秀:“你知道‘举案齐眉’这个典故吗?”

“是‘刘女错举梁鸿案’吧?”

蒲松龄心中一愣,下意识地问:“谁告诉你的?”

“听你说梦话呗!”

文秀嫣然一笑。

“我啥时说过这样的梦话?”

“淑卿妹子刚走不久,晚上你睡了,我在灯下做针线。

你睡梦中翻了个身,嘴中念念有词,好像在背诗,一共说了七八句,有的没听清,有的没记住。

只记得两句:‘“刘女错举梁鸿案,方信银河是天堑。

’当时我虽不知道这个典故,但联想下句,猜测你念念不忘陈姑娘,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。

我正想提醒你,这次去省城赶考,那里汇集了各地的学子,务必打听一下小卿的下落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