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松龄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,只见黑乎乎一柱险峰直插星空。
山下有处灯火,时隐时现,心中疑惑,便问小卿:“此峰何名?灯光处是什么地方?”
小卿道:“此峰名剑锋山,山下有处园慧庵,即我家也。
蒲松龄忽然想起了什么:“老尼姑现在可好?”
陈淑卿凄然叹息道:“她已仙逝三年了,我生母现在庵中。”
“你们母女终于劫后重逢了,可喜可贺!”
前面响起潺潺的流水声,月光下,一条小溪流横在面前,溪上无桥,只有几块黑色石头露出水面,供行人过河踩踏,俗称“迈桥子”
。
陈淑卿说:“前几天一场大雨,山洪吧石桥冲断了,我扶你过去。”
过了小溪就是庙宇,山门前两边各有一棵大松树,茂密的树叶把月光和星空隔在另一个世界,使高大的山门显得更加巍峩、神秘。
陈淑卿上前叩响了门环:“砰!
砰!
砰!”
“谁呀?”
一个女子清亮的声音
“梅韵大师!
我是小卿。”
“姑娘回来了,刚才师傅还念叨呢。”
尼姑开门出来,见姑娘身后跟着个年青秀才,知道是姑娘平时常常提到的那位天资聪慧,文采出众的蒲公子。
于是。
口中念念有词:
山门朝南开,南无阿弥陀佛。
蒲松龄心中一笑:“小尼在考我呢”
!
因见门里是一条甬道,两边花影婆娑,阵阵浓香直扑过来,对道:“香径通北去,北有禅房静室。”
梅韵宛尔一笑:“施主请!”
于是,尼姑在前,陈淑卿居中,蒲松龄紧跟其后。
进了门槛,忽听身后‘哐当’一声巨响,蒲松龄吓了一跳,回头看时,只见两扇沉重的山门已自动关闭。
小尼姑又道:
山寺相对峙,秀才进门门自闭。
蒲松龄随口对道:
人入山访仙,仙人去后留空山。
梅韵沉默了。
陈淑卿笑道:“就凭你梅韵肚子里那点肠子,也敢在蒲才子面前班门弄斧?真是以蠡测海。”
梅韵笑道:“取乐而已,何必当真!
大不然就拜蒲公子为师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