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站在陆地之上该怎么战斗。
传我皇令,调红石、高山、黑水三部精兵,前赴伊万直隶行省,预备攻剿。
再著托洛茨基克日进兵,收复赫拉姆奇欣,以断萨尔塔人的后路,解吾民之困。
并著阿拉坦仓聚援各部兵丁,激励士卒,奋勇直前,务使贼酋授首,槛送帝都,尽法惩治。
最后,传令沿海各省洋面,垒经以待,严密防范,务必阻敌于海外,勿使吾民在遭兵难。”
“是!
陛下圣明!”
就在群臣无异,准备着手实施的时候,一个突兀的声音孤独的在大殿内响起。
“陛下,我国海军新败,此时正需要一场大胜,来鼓舞全国兵民的士气。
以托洛茨基将军为主帅阻断萨尔塔人后路的安排,老臣以为不妥。
就算有阿斯兰第一名将之称的屠哈切夫斯基将军短时不能赶来,也应该由这些年在与钢泽人,奥利格人的战争中履历战功的维萨里昂、齐奥塔林和别尔嘉耶夫三位将军中的一位前往才稳妥。
托洛茨基大人虽然是现今年轻一代中少有的青年才俊,可毕竟还没有过指挥大兵团的经验,还望陛下三思。”
身在军部多年的阿姆斯特朗将军老成持重的建议道。
“老将军言重了。
年轻人就要让他们多有展现自己的机会,才能有朝一日成为帝国的柱石。
托洛茨基将军出身于帝国的后族红石部落,父亲又是帝国成名多年的勇士速不台大酋长,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,在此次外敌入侵之时,正该是他彰显自身勇武的时候。
阿斯兰不是一个只以年龄论才干的国家,本皇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。”
眼见王八吃秤砣--铁了心的罗伊,内心主意已定,更改已难。
一心为国的阿姆斯特朗老将军急忙借着低头的掩护,将眼睛转向着帝国的宰相老博班的方向,偷偷的打出了求救的眼色。
一时无计可施的博班回了他一个尽力而为的眼神后,接力一般的将眼神飘向了陛下的娘舅阿拉坦仓。
低叹了一声的阿拉坦仓无奈,只好硬着头皮出列道:“陛下,托洛茨基将军在经验方面确实欠缺了一些,如果........”
“好了!”
在自己的任命几次受阻之后,面上有些挂不住的阿斯兰新君不悦的走回了高台。
边走边大声的说道:“本皇也从来没当过皇帝,自认从加冕之后也未出过什么差错。
这,不就是个现成的例子吗?
没有人一出生就会打仗,名将那个不是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。
本皇从小和托洛茨基一起长大,他的才干没有人比本皇更加清楚。
任命他为主帅之事无需再议,退朝!”
说罢,在苦着脸的几位重臣的目送之下,罗伊愤然的一甩长袖,转出了大殿..........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