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不知道自己这封信能起什么作用,但心里隐隐存着一份希望:自己在青州的身份,不会让他们对这封信置之不理。

自己从建立社会秩序着眼,管宁等无论怎样,也许对这番理论作个说明。

只要人们开始争论,那就好。

这“丛林法则”

会慢慢地灌输给庶民。

打破中庸,民族扩张就开始了。

“青州这几年的发展,已经颠覆了许多旧有的学说理论,摆在面前的事实,让人们都在寻找新的学说,以解释青州重商反而强盛的现象。

现在是破而后立的时候了。

有了这一学说支持,对外掠夺、征服就有了理论依据,我们的民族再不是中庸地闭塞着,等待别人来征服,如此,民族的命运就能真的改变”

,刘备想通了这一切,抛下心事偷笑起来。

这个真理一定不能让日本人知道,要让他们坚持中庸之道,以便世世代代作我大汉的奴隶。

从这方面讲,采用这种闲谈方式的信函,才不易引起善于学习的日本人的注意。

而这一理论被攻击的越利害,日本人越不会在意。

“等到这里学说辩论到高峰时,找个理由,把支持中庸的人以各种名义发配日本,让他们在日本好好攻击‘丛林法则’,鼓吹中庸,如此,百年大计就完成了”

,刘备内心舒畅,哼起歌来。

日本的《斗战胜经》说的就是朴素的“丛林法则”

,从那时起,日本确定了吞并中国大陆,进而称雄亚洲的野心,历史现在倒了个个,让日本也尝尝大汉的愤怒吧。

刘备在青鹿港呆了没几天,元老院传来了文件。

这次,元老院对刘备表现出的恭顺异常满意,同意了刘备去泰山觐见皇上的要求,同时,转来了曹操要求圣上速回京师的文告。

携带着这份文告,刘备满意地踏上去泰山的路,全然不顾自己的“丛林法则”

理论在青州掀起的轩然大波。

田垄上,收割基本上已结束,数个老农在田里划拉着麦杆秸草,扬声高唱:“十亩之间兮,桑者闲闲兮。

行,与子还兮。

十亩之外兮,桑者泄泄兮。

行,与子逝兮”

,刘备轻车走在大路上,看着沿途的田间一幅农歌唱晚的画面,看着老农们闲逸的神情,心情舒畅。

这首歌是诗经中《魏风》篇,描写的是采桑者在劳动将要结束时,相互吆喝、结伴而还的歌唱。

诗中充满着对劳动、对土地、对家园的热爱之情。

青州这几年普及教育后,连老农也能唱出这样古朴高雅的歌,使刘备心中充满着得意。

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这话真不错啊。

艺术,只有在家里堆满了粮食时,才会昌盛。”

刘备对着车内的典韦说:“陛下这次入泰山,我料他对所看到的情景,必定大感惊讶。”

典韦粗人,只会唯唯诺诺,不明白刘备话里的意思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~_~~_~ 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