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回去就照直说,说我宋刚骂他是忘恩负义的王八蛋。”
两位记者一听,面面相额,心想,他们原来的交情还蛮深的,真要是让宋刚生我们厅长的气了,我们厅长还不会又怪起我们来?这差事不好做,还是另辟蹊径吧,听宋刚的,报道报道“想吃肉”
的学生,这也不失为是个好题目。
《教育报》的记者摆平了,晚报的记者本就没有了问题,现在,该给他们送送礼了。
宋刚说:“你们晚报的记者啊,我跟你们初次相识,今后就是朋友了。
我有一个好题目看你们感不感兴趣?你们知道有个刘星的企业家吗?在他这里,你们可以写篇好文章。”
“刘星?”
看来两位记者也熟悉刘星,所以宋刚一提到他,他们显得很吃惊,他忙接着说,“这老头?他有什么可以值得写的东西?”
宋刚微微一笑,说:“大智若愚,你也许只有在文字里面体念到。
但是,刘星这老头子,我宋刚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。”
“听说这刘星昨天发飙了?跟国土局的曾局长吧。”
有个记者问。
宋刚一惊,怎么?刘星跟国土局的曾局长闹别扭?这又是为了何事呢?别急,等会散了后还得问清一下这事,别委屈了刘星这老头子。
宋刚又想,这记者又是怎么知道的?不会又出什么媒体事件吧?这些人的鼻子真灵。
记者的鼻子是灵,哪里有吸引观众眼球的东西,他们很快就会知道,第一时间就会赶到。
而当地有关部门一看这记者就烦,心里就发虚,恨不得把这些记者清除出地球。
所以啊,有的地方成了了难政府,今天为这事摆平几位记者,明天又为另一件事摆平几位记者,并且每了一次难,光打个红包是不够的,还得这位长、那位书记出面陪酒、陪唱、陪洗脚。
所以,有的政府官员就给记者取了个外号叫记痞,给自己取名叫了难公司,或者说自己成了“三陪”
。
的确,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,记者的生存之基就有正有邪。
正,靠稿费养活自己;邪,那就是靠了难的红包了。
俗话说,马无夜草不肥,人无横财不富。
一辈子靠写稿子富裕起来的记者没见几个,因此,他们如今也有不少人开避了这“第二职业”
。
这第二职业对于那些有点根基的记者来说财源还不错,他们打听到某某单位经济还不错,就会上门给写个报道,名为专题报道,实为给这单位吹一吹,给遮挡为法人代表吹一吹,除了版面费,还多少有个红包的润笔费,这种“写作”
,皆大欢喜。
还有的呢,就是去报道负面的东西,一般,当事人没有不着急的,懂味的呢赶紧把这媒体事件扼杀在摇篮里,不懂味呢,就可能出媒体事件。
这媒体事件呢不敢是单位还是一级政府,都是出不起的,出了就是大事。
没有谁会等着媒体事件的出现与扩大,了难,就成了大家研究的一大课题。
所以,我们就可以看到,为了了难,当事人,当地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想方设法平息事态。
这样,对有的记者来说,那就是一条好财路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