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隐士今晚去桂林参加逐浪年会,更新不会断,还会有个小小的暴发。
在这里,感谢书友对隐士的关爱,对《官运》的支持。
)
宋刚惊愕地回味着黄庭宏说的话,他终于明白,现在的对手不再是过去那些人了。
自己本以为耍点小聪明没人会知道的,可人家不是一个人知道,而是一群人都知道了。
并且,宋刚想,这绝对不是某个人看破了机关而把这事传开的,而是知道的人都是自己想办法知道的。
宋刚暗暗笑着自己的失败,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,从今以后,他再不敢轻视任何人了。
第二次的会议召开了,令宋刚惊讶的是,这次竟然没有人再提那篇文章的事,大家都规矩地讨论明年的经济问题。
宋刚发现,这次大家的讨论,中规中矩,所谈的内容都是扩大投资的问题。
其中,增加高速公路申报;水电建设立项;进一步开发万佛山旅游景区的可行性研究问题,等等,无一不是非常好的建议。
这就是官场上的变脸,变得很彻底,变得很迅速,宋刚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,这会议的主线突然就走上了宋刚所希望的道路上了。
奇怪吗?不奇怪的。
宋刚想,一定是黄庭宏想通了,他不担心,或者说不过分顾虑自己的荣辱了,他下了决心,他找了每一个人,让他们知道他黄庭宏的思想。
别人一旦知道黄庭宏的思想,并且是单独找的谈话,谁会跟一个书记作对?更何况书记的意见是正确的?
傅建新得罪谁都可以,有两个人他是不会得罪的,一是黄庭宏,二是蔡立峰。
他们是顶头上司,又是通天的人物,他们说的话绝对有分量。
刘云辉同样是这样,他也不会得罪蔡立峰与黄庭宏,得罪他们除非自己喜欢找自己的麻烦。
因此,黄庭宏一跟他们单独聊经济问题,他们立马就心领神会。
特别是黄庭宏一句话让大家都释疑了。
黄庭宏说:“这篇文章是我黄庭宏授意宋刚写的。”
既然文章是黄庭宏的意思,那大家也就没有了顾虑,文章里的精华部分可以转化为具体的项目,如高速公路的申报立项等,这就成了黄庭宏的成就。
所以,今天的会议出奇的思想统一,氛围也出奇的融洽。
宋刚暗暗佩服黄庭宏的领导才能,收放自如。
在大家争论时,他稳坐钓鱼船,冷眼看着大家的唾沫横飞。
他要收时,可以不露痕迹让暴风雨顿时化为风和日丽。
这就是行政高手的本领。
宋刚佩服的地方还不止这些,他佩服黄庭宏敢于在这敏感时期把这东西拿出来。
那天他走的时候说:“莫急莫急,我再掂量掂量。”
这就是他掂量的结果。
他不怕人家说他急功近利,他不怕人家说他想出风头,他不怕人家说他沽名钓誉想升迁。
这就是宋刚重新认识的黄庭宏。
他不比张文静弱,他很了不起。
宋刚想。
的确,黄庭宏并不比张文静弱,甚至于,他更老谋深算一些。
他那天跟宋刚谈了后,一直在想一个问题,宋刚的预测准吗?想了很久,后来,他基本认可了宋刚的预测,至少宋刚曾经成功预测过亚洲金融风暴,现在的形势是有些不妙,所以,他准备接受宋刚的观点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