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这样边琢磨,边在林子里挤着,大半上午的光景就磨过去了。
这段时间里,我们都没讲一句话,都靠着手势简单交流着。
太阳已经升上来,炙烤起着闷湿的越南丛林。
依照两小时一次的休整规矩,我们在一块山崖处歇停了下来。
这里视野开阔,适合观察地形。
黄班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,他拿好指北针和地图,蹲在崖口前标注着。
照之前的规矩,留两人放哨,其余人休整。
上次休整我和王军英已经轮过一班,这次轮旗娃和刘思革。
终于能好好歇脚了。
脸上盖着的侦察面罩,在伪装的同时也能防止林子里的枝叶擦挂,但缺点就是太热。
摘下面罩后,顿时感觉凉意扑面,视线开阔。
这玩意儿就是一块带着迷彩花色的布,然后戳几个点,罩在脑袋上自然是不舒服的。
放下枪,揉着小腿,我也挪了挪屁股,移到崖口旁。
放眼望去,前方的地形尽收眼底。
连绵起伏的大山,较之前低缓了许多。
这一眼望出去,屏障似的山峦变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可以瞧见山头的低矮山包。
我不由庆幸,接下来的路段,可能不那么费脚力了。
再仔细一看,好像还能看到山峦之间有越南人辟出的土径。
嘿,看来这附近还有人活动呢。
可不然,刚看清那些游蛇似的小径,我就又瞥见,右手边那些山包的夹缝里,竟然飘升起了炊烟。
看到这袅袅升起的烟雾,我莫名有些兴奋。
转头一看,身后的王军英在摆弄着冲锋枪,邓鸿超在拆腿上的绑腿,黄班长则在地图上舞画着。
只有我一个人注意到了山隙间的动静。
兴奋劲儿无处发泄,我只好轻轻动嘴示意他们,然后指向那升腾起的炊烟。
几人看到烟,便离不开眼神了。
有炊烟,就说明那里有村落人家。
这倒是印证了李科长的话语。
但俗话说“看山跑死马”
,那村子恐怕离我们还有很长的距离。
虽然我有些莫名的兴奋,但是我知道,见到村子并不是什么好事。
说到这,又要扯些往事出来了。
越南人受过咱们的教导,并且几十年来也多灾多难,他们会打游击战,实行全民皆兵。
你随便找一支七九年参过战的部队,他们都会告诉你,越南的农民不好惹。
当年我们是入越的先头部队,有一次,我们也是路过一个越南村庄。
远远一瞧,十几好个农民都在村子旁边的水田里劳动呢,晃一看就是一片和谐的越南田园风光啊!
连里的指导员就说,我们的战场纪律有明确规定,境外依然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,不能破外境外群众的一针一线。
于是呢,我们几个连队就绕着村子而行了。
可是,队伍的行踪不巧被那些越南农民给发现了,还没走几步远呢,就见后面一排子弹哒哒哒的飞过来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